|
氧化鎂對水泥行業熟料結粒的影響介紹影響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deleteonclick="javascript />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deleteonclick="javascript />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deleteonclick="javascript /> 窯內熟料顆粒是在液相(有些資料稱熔體)作用下形成的,液相在晶體外形成毛細管橋。液相毛細管橋起到兩個作用:一是使顆粒結合在一起,另一作用是作為中間介質,使CaO和C2S在熔融態內擴散生成C3S,顆粒的強度取決于毛細管橋的強度,橋的強度,即連接顆粒的力隨液相表面張力的增加和顆粒直徑的降低而增加。毛細管橋的數量又和顆粒直徑的平方根成反比。要結好粒,必須有足夠的液相,并要求顆粒在液相內分布均勻,形成較高的表面張力,較低的液相粘度,適宜的結粒時間和溫度等。 氧化鎂對液相性質的影響 液相量 熟料液相量太少不易結粒,太多易結成致密的大塊熟料。液相量與液相中所含的Al2O3、Fe2O3、K2O、Na2O、MgO含量有關。MgO的系數得以提高,說明MgO對液相量有較大的影響,與Fe2O3的系數接近。液相量在25%~28%時,對結粒最有利。 液相表面張力 液相表面張力是液相的重要性質,與結粒有著直接的關系,液相表面張力增大易結粒,熟料顆粒的大小與液相表面張力呈良好的線性關系。 液相的表面張力與元素外層電子的負電性有關,有些元素如K、Cl、S的表面張力值較低,不利于結粒;而Mg、Al等元素的表面張力值較高,有利于結粒。 液相粘度 不同成分熟料的液相粘度值是不同的,一般說來液相粘度值減少,有利于CaO和C2S在液相內擴散生成C3S,也易結粒,液相粘度與溫度有關,隨溫度上升而下降。 幾種元素共存的液相粘度值并非單元素的液相粘度值的疊加。 |